<dl id="huynj"></dl>
    <sub id="huynj"></sub>

      <sub id="huynj"></sub>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技術應用>資訊內容

        建筑節能在蘇北地區的研究與實踐

        發布日期:2016-02-03 來源: 中國工程機械網 查看次數: 55704 作者:[db:作者]

        核心提示:  了分析,介紹了蘇北地區建筑節能的研究成果、推廣價值及江蘇省建筑節能研究和開發的目標。  基金項目:江蘇省建設科研基金項目(S200329)我國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的現狀是既短缺,實際利用效

          了分析,介紹了蘇北地區建筑節能的研究成果、推廣價值及江蘇省建筑節能研究和開發的目標。

          基金項目:江蘇省建設科研基金項目(S200329)我國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的現狀是既短缺,實際利用效率又低、環境污染現象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能源方面,我國在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其中煤炭儲量占90%以上,人均儲量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2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儲量僅分別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和4.5%.相比之下,我國目前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 ~3倍。在土地方面,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1/3,而每年為生產粘土實心磚要毀田0.8萬hm2.在原料消耗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鋼材消耗高出10%~25%;混凝土每拌1m3要多消耗水泥80kg;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僅為發達國家的25%.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戰略目標。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與社會仍必須保持快速發展。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工業的增長、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特別是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經濟資源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嚴峻的事實表明,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已經刻不容緩。

          1建筑節能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形勢1.1建筑節能存在的問題節能標準落實的面不夠廣,仍有不少新建的建筑未能按照建筑節能新標準設計和施工,新的節能建筑還不到全省城鄉住宅竣工面積的11%,大的節1能改造也缺乏政策和資丨―些地區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砌筑材中的砌塊,其粘土實心磚還在大量生產和使用,使得墻改政策得不到落實。

          宣傳工作力度不夠,居民對節能建筑缺乏足夠的認識,還沒有意識到節能建筑的優越性,房產開發商也不愿增加投入。

          地區之間的建筑節能工作發展不平衡,對于江蘇省來說,蘇北地區的節能建筑落后于蘇南,鄉鎮落后于城市。

          建筑節能配套技術相對薄弱,相應的關鍵技術還不過關,研究機構和技術隊伍比較單薄。

          1.2建筑節能面臨的形勢我國建筑耗能量約占社會總耗能的27. 8%,建筑耗能巨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生產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如煤、電、土地等,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是房屋在使用過程中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對住宅的熱舒適要求也不斷提高,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溫的需求使空調的使用數量急劇增加,對大氣亦產生大量的污染,其中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對大氣污染物日益增多,而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正使全球氣候日趨變暖,氣候反常現象日益頻繁和加劇,人類家園正受到嚴峻的考驗。

          2建筑節能技術研究階段性成果近年來,我們對蘇北地區住宅建筑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對住宅建筑設計中節能問題的系統研究較少,這是目前應重點研究的攻關項目。依照規范,我省蘇北地區(徐州、淮安、連云港)屬于采暖的寒冷地區,徐州市為這一地區氣候較有代表性的城市。由于長期以來片面強調降低造價,加之沒有熱工和節能方面具體標準可供依據,沒有住宅節能設計標準圖集可供通用,導致徐州地區住宅建筑形體過于復雜,圍護結構過于單薄,門窗縫隙過大,屋面保溫效果較差,采暖能耗過高,節能效果較差。

          外墻熱損失是建筑中*大的熱損失,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建筑外墻損失的能源是加拿大和其他北半球國家同類建筑的3 ~5倍。這說明,一方面,我國建筑耗能浪費巨大,另一方面,建筑節能的潛力又很大。

          我們長期從事建筑設計以及從事建筑節能教學與科研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發現很多與建筑節能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節約能源的政策,改變蘇北地區采暖住宅冬季能耗大,夏季東、西向墻房間熱環境質量差的狀況,以及解決夏季使用空調房間大量浪費能源的問題,在1998年開展了蘇北地區采暖住宅節能設計技術研究〉>11,通過幾年的艱苦努力,于2001年終于結題,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2003年先后獲得江蘇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國家建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蘇北地區采暖住宅節能設計技術研究的重點就是確定蘇北地區采暖住宅建筑節能設計技術措施121.研究工作以徐州牛頭山居住小區為試點,進行住宅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著重解決住宅小區規劃及房屋的平面、剖面、外墻、屋面、地面、門窗、采暖等方面的設計的節能關鍵技術使建筑物布置和體型設計有利于節約采暖能耗,保證各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窗墻面積比、窗戶氣密性、采暖系統和管道保溫等各個環節的設計符合規范要求,為蘇北地區改善環境節約能源,提高建設投資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供必要的依據。

          通過三年的努力,終于按要求使各項指標及技術措施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包括蘇北地區在內的許多地區的采暖住宅節能屋面、節能外墻、節能地面、室內裝飾,以及采暖系統分戶計量等技術措施。

          采用本研究所提供的技術措施,可使圍護結構節能達31 %采暖節能達20%,并且能提前達到國家節能50%和節能的投資控制在總造價的9%以內的目標。

          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江蘇省建設廳科研項目經通過了鑒定,并獲得2004年江蘇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省建設廳科研項目蘇北地區建筑節能設備成套技術研究現已基本結題。為了配合江蘇省建筑節能發展規劃,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材料的研究課題正在著手開展。

          3建筑節能研究和開發的目標到2005年江蘇省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5%以上,大量人口將向城市匯集。按照城鎮人均需居住面積12.5m2的目標,全省需新建住房1.25億m2.同時,新一輪住宅建設將向產業化、集約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住房商品化以后,居民將更加綜合考慮住房的功能質量,節能建筑將更具市場競爭力。

          按照現行建筑節能標準,建筑物可降低使用能耗有蓬問題特別是蘇北地哪住擂問題His咿%在冬用空調措施的情況下室避能提高5°C左右,夏天能降低2~3°C左右,住宅的用電、用水、用氣量將大大減少,產生的工業和生活污染也將大幅度降低。同時,節能建筑的發展,又能帶動新型墻體材料、化學建材等相關新興行業的發展。

          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也是一個耗能大省,人多地少,又是一個資源和能源比較匱乏的省份。由于地處長江下游,冬季濕冷,夏季悶熱,熱環境條件差。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源和能源,有效地提高居民居住質量,意義十分重大。廣泛采用新型墻體材料131,大力推廣建筑節能技術,普遍使用和發展節能建筑,是關系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也是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人民工作、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的大問題。抓好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任務。

          3.1建筑節能研究和開發的目標積極推廣使用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我省地方標準江蘇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使我省建筑節能水平達到50%積極參與建立建筑節能技術、產品評估認證和節能建筑標識制度;配合建筑節能評估認證管理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參與評估認證執行機構,為建立節能建筑指標評估體系獻計獻策;積極申報建立建筑節能檢測機構;建立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基地,研發新型建筑節能技術、產品和結構體系,研發建筑節能整合技術編制相應標準和技術規程;加快建設一批省級建筑節能示范小區;從2004年起對已有的民用建筑普遍實施節能改造工程和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3.2建筑節能研究的重點我省大部分地區處于長江中下游,夏季炎熱,冬季潮濕寒冷,屬夏熱冬冷地區,實施建筑節能和建設節能建筑,積極開展建筑節能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并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歸納起來說,搞好建筑節能,研究和探索的重點是:(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2)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3)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4)供熱采暖系統溫度調控和分戶熱量計量技術與裝置;(5)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及設備;(6)建筑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7)其他技術成熟、效果顯著的節能管理技術。

          4結語節能建筑是按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使其在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推進節能建筑的發展是建設事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搞好資源綜合利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對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網友評論

        共有0條評論
        馬上注冊
        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