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2018年,柳工再度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國際化程度*高的本土制造商。
“稱*”絕非徒有其表,從2002年率先在中國提出“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開始,柳工就在全球跑到上發力奔跑。一路盡管并非坦途,甚至時有波折,但堅韌如柳工,*終志者竟成。

作為中國企業,柳工的國際化拓展,時有“奇妙之旅”;這些也為這家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制造商的發展史,添上頗具趣味的注腳。三個小故事,既能烘托氛圍,又能看到中國企業海外深度拓展中的遠景與亮光。
1、福地摩洛哥,黃色巨獸“趴窩”,柳工卻在轟鳴工作
2003年,國際化剛剛起步,曾光安及一隊高管,來到了柳工**批海外拓展的目的地——摩洛哥。

征戰摩洛哥
當時,柳工與當地代理商的合作還在磨合中,膠著氣氛充斥其間。
一個看起來“如有神助”的事情發生了:在摩洛哥代理商負責的一處建筑工地上,一臺堪稱全球**的“黃色巨獸”卻在那個時候,出現故障“趴窩”了;反而,一旁的柳工則是生龍活虎,轟鳴工作。
只要用心、扎實沉淀積累,潛心技術、產品和制造提升,中國品牌的工程機械產品并不比國外產品遜色。而也正是在那樣的場景下,摩洛哥代理商對中國品牌、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信任。柳工在摩洛哥以及北非地區的市場,也加速打開。
2、中東市場,合作伙伴是王儲
2005年,沙特阿拉伯大型企業AHQ到訪中國,尋求和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的合作。AHQ是沙特排名前20位的企業,一些高管團隊來自沙特王室。如果達成合作,對中國企業開拓當地市場,意義重大。

弛聘中東
AHQ的談判團隊,專業且要求嚴格,對于柳工CLG888型裝載機,表現出很強的興趣。但同時也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中國裝載機需要在散熱性上全面提升,以適合沙特氣候。
改動散熱系統,并非想象中的簡單,而是“動一發牽全身”,需要各個系統都同時改進。柳工技術團隊隨即行動,**解決問題,并以此“反推”中國裝載機產品升級。2005年,AHQ公司批量采購柳工8噸裝載機;2006年批量采購規模超過達到上百臺;并成為柳工在中東地區*具實力的代理商。
3、“不可能被收購的企業”

歐洲調研
十幾年前,一家歐洲公司考察柳工。“考察”是虛,借機摸清柳工底細,進而全盤接受收購,才是*終目的。
接待過程中,柳工禮節性地向這家歐洲公司展示了自身的遠景和發展規劃后,歐洲公司高層馬上叫停了行程,并定了*近的一班飛機返航。他給出的理由是:不管從文化還是從未來實力上看,柳工都是一家不可能被收購的企業;柳工對自己的未來有著完善而持續的規劃,它今后一定會成為世界產業重要的參與者。
網友評論
共有0條評論